Discuz! Board

 

 

搜索
大师圈俱乐部 广场 天涯海角 亚湾观日落之天涯海角
查看: 6465|回复: 1
go

亚湾观日落之天涯海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三亚三面环海,日出和日落的欣赏地点各有千秋。但都需能见度等气象条件的配合。幸好赶上了好天气,一睹三亚湾日落的美景。

链接地址:三亚湾观日落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1-4-13 13:41 |只看该作者
美丽三亚的文学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陪你到天涯海角,爱你到海枯石烂”……,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曾唤起了多少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无限遐想,编织了多少渗透着民族情结的故事传说。“天涯海角星”的命名,又带着我们再次领略和回味这座以“天涯海角”等景区为代表的、历史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热带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三亚。


  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濒临南海,古称崖州。关于“三亚”地名的由来,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关。三亚河古名临川水,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们称之为三亚河。


  三亚历史悠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振州,治宁远,州治由此开始。宋开宝五年(972年)改为崖州,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崖州为吉阳军,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名崖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民国元年至八年复崖州,民国九年改称崖县。1950年5月崖县解放,县府驻今崖城镇,1954年迁至三亚。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以原崖县行政区域设立三亚市(县级市)。1987年9月,中央批准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时决定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2007年5月31日,三亚市崖城镇(古崖州所在地)成为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


  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的经典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使三亚最著名的景观天涯海角游览区闻名世界。2007年1 月1日,三亚市揭晓了两张城市名片,中文名片为“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英文名片为“Forever Tropical Paradise-Sanya”(意为“永远的热带天堂——三亚”)。由此可见,“天涯海角”已经成为三亚的品牌和标志。天南极地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这一成语早已家喻户晓,而在中国地理上的天涯海角却特指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内著名的摩崖石刻。


  光绪《崖州志•舆地志》记载:“下马岭,城东六十里,斜峙海湾,潮长即不能往来。为州治东路第二关隘,有汛驻防。麓有巨石,高二丈。雍正间知州程哲书‘天涯’二大字于上。今通名此地为天涯。”


  在“天涯”石附近的海滩上,还分别矗立着康熙五十三年的“海判南天”、宣统元年的“南天一柱”的“海角”石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石刻基本上都是清朝留下的。那么,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据考证,这一石刻是在康熙五十三年,清廷委派的钦天监时宪科五官正苗受、理藩院绰尔代和法国传教士汤尚贤(即光绪《崖州志》所提的“苗曹汤”)为修订历法和测绘《皇舆全览图》留下的遗迹,代表着中国清代版图地理子午线的午点。


  那么为什么这里就是“天涯”呢?《周易》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为乾南坤北,乾为天,坤为地,所以有天南地北一说。中国古代地图的南极不是今天地图上的南极,而是地理上的赤道。如《淮南鸿烈》认为:“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从下马岭所在的海滨再向南,便是浩瀚的中国南海。《庄子•逍遥游》云:“北冥有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由此,南海则是古代中国版图的南天极地。“天涯”石面南而刻,所指的正是中国的天极所在。


  提起“天涯”石,就不能不提及郭沫若先生。1961年2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冯白驹一家的陪同下第一次游览天涯海角,陪同人员介绍说“天涯”二字为宋代文豪苏东坡所题,郭老半信半疑,因为他与苏东坡是同乡。郭老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刻于石上,并赋诗二首,

  其一为:
  海角尚非尖,天涯更有天。
  波清湾面阔,沙白磊头圆。
  劳力同群众,雄心藐大千。
  南天一柱立,相与共盘旋。


  其二为:
  云看有奇鹰,清晨化为石。
  待到黄昏后,雄鹰看又活。
  1962年1月,郭老再来崖县重游天涯海角,校订《崖州志》知“天涯”为雍正崖州知州程哲所题,于是三往天涯石目验,果见“程哲”二字在“涯”字之左,自此纠正了人们的长期讹传。郭老此行又作诗两首,其一为:
  海日曾相识,重逢已隔年。
  字蒙刀作笔,诗累石为签。
  红豆春前发,青山天际燃。
  临风思往事,犹有打鱼船。
  其二为:
  去年助曳网,今日来何迟。
  访古字方显,得鱼人正归。
  点头相向笑,举手不通辞。
  有目甜逾蜜,惠予以此诗。
  这两首诗与郭老第一次游天涯海角时的第一首诗作及作者后记一并刻于天涯石上。后记为:“上诗三首,第一首作于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时有渔民曳网,曾助之。第二首作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一日,读《崖州志》得知‘天涯’二字乃雍正十一年州守程哲所书,因于十六日三往游览,就崖上验之,果然‘雍正十一年’五字在‘天’字之右,‘程哲’二字在‘涯’字之左,旧谓苏东坡所书,殊非其实。因成诗第三首。前后三游,时经一载,始获得事物真相,志此以供游览者参考。一九六二年二月四日春节前一天书此。”

  “南天一柱”石刻为宣统元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题。该景观曾作为第四套人民币2元纸币的背面图案。2007年在崖城镇一人家中发现,宣统二年范云梯曾为崖州州府题写的门联“有如此锦绣江山恰称天南极地,看将来文明气象居然海上雄州。”


  “海角”二字为抗战时期,驻守海南岛坚持抗战的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将军所题。谪居天官 悲怆天涯



  从唐朝起,被朝廷流放到崖州的副宰相以上的高官重臣就有14人之多,如唐朝名相韦执谊、唐瑗,宋朝的丁谓、赵鼎、卢多逊、胡铨,元朝的王仕熙,明朝的王个、赵谦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谪臣都是《周礼》所称的“天官冢宰”之属,明《国朝典汇》记载:“嘉靖元年,钦天监副韩昂奏:乞令如顺天间例应科举礼部议,太祖著令:钦天监人员别习他业,不学天文历数者,俱发海南充军,明律不可违,上是之。”由此可见,朝廷流放这些官员,是因为他们大都是司天的官。另据《史记•天官书》云:“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礼失,罚出荧惑,荧惑失行是也。出则有兵,入则兵散。以其舍命国。荧惑为勃乱,残贼、疾、丧、疾、兵”。《集解》引《天官占》云:“荧惑方伯象,司察妖孽”,这些流放的官员的治罪都属荧惑范围之列,符合上观天文、俯察地理、推诸人事的儒家思想。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有限正式会员,无限精彩风光。大师圈俱乐部为公益组织,采取邀请注册的方式,避免网站导游信息冗余。如果你愿意更多华人分享本地世界级的风光,欢迎联系。

Archiver|

GMT+8, 2024-12-28 17:01 , Processed in 0.01956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